香港将借租大湾区30平方公里建60万港人新城,首选会是惠州吗?
发布:管理员时间:2019-11-22阅读:次
香港将租借大湾区30平方公里建60万港人新城
粤港澳大湾区有望为香港带来的广阔发展空间,一直受到社会关注。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郑耀棠昨日与传媒茶叙时,建议在大湾区内发展20至30平方公里、可容纳50万至60万人居住的港式新市镇,解决香港居住问题的燃眉之急。谈及具体做法,郑耀棠希望中央租借土地给香港,并研究让香港拥有该土地的管辖权或高度行政管理权,令其成为香港的第十九区。他认为,这一个港式新市镇应以公屋为主,#惠州#、#中山#、#珠海#等城市都是潜在的发展目标。
这一计划目标可能希望借鉴“深汕合作区”的飞地模式!
深汕合作区新动向:所有居民有望转成深圳户籍。消息一出,有研究人士认为,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实际管辖面积从1997平方公里变成了2465平方公里,刚好等于东莞的面积,而扩大了468平方公里,相当于6个福田区大小的面积,深圳的实际管辖面积扩大了23.45%。这对于土地极度紧缺,甚至要填海,但我国将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消息传来时,深圳来说,简直就是雪中送炭!
郑耀棠料可纳60万港人居住 实施港法由港管辖
据香港文汇报讯(记者 殷翔)为解决香港的土地问题,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郑耀棠昨日建议由香港特区政府向中央要求,在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内租借30公里土地给香港兴建新区,预计可容纳60万港人居住,新区内实施香港法律,由香港管辖。此举是缓解住房需求的最理想方法,同时可带动当地经济。他表示已就该建议与中央官员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交流,并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将建议形成港区人大议案,正式提交。
郑耀棠表示,香港回归21年来,地价腾贵,土地储备大都纳入私人地产商囊中,基层住房缺口愈来愈巨大,现在轮候公屋人数已逾27万人,超出公屋申请门坎又买不起私楼的港人更数以十万计,而基层困居劏房怨气累积,随时有些导火线就会形成燎原大火,威胁社会稳定。
他表示,认同填海造地的建议,但远水难救近火,且填海和发展地区土地都会遇到层层阻力,没十年八年都难以见效,广大基层无力买房形成的积怨已「火烧眼眉」,故向内地要地建立香港新区,是缓解住房需求最有效的方法。
郑耀棠透露,自己早前与同事往惠州、珠海、中山等地考察过,他心目中的选址是靠近香港、未充分开发的半岛区域。
他说这样的地方不少,而且大都较为落后,人口密度低。当地官员亦反应正面,因为相信计划能带动当地经济。
他形容,这些地方坐船只需一小时可抵达香港市区,随着大湾区建设推进,往返香港的陆路交通也将十分便捷,有利香港建立新区,但具体选址现阶段不宜透露。
郑耀棠建议划拨香港的新区完全实施香港法律,由香港政府管理,建立独立边境线和通关口岸,实施香港税制和海关条例,该区原居民亦自动获得香港居留权。区内参照当年兴建沙田新市镇经验,兴建公屋为主、居屋为辅,欢迎私人发展商兴建商业楼宇。
同时,该区可由香港规划署统一规划,兴建医院、学校、商业区等,并引进银行、商企及创科企等。他表示,以内地建楼速度,数年间就可提供数以十万计的住房,由根源缓解基层住房需求。
郑耀棠认为自己的建议有法理基础。事实上,中央因应区域发展需要,常改变地方行政区划分。如珠海建市前属中山管辖,重庆以前属四川管辖等。
他强调,香港已是国家的一个特区,在香港迫切需要发展空间的时候,中央划拨一块临近土地给香港特别行政区,合情合理合法。同样实施「一国两制」的澳门,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已授权澳门管理珠海横琴一片土地,实施澳门法律,有先例可循。若建议获中央接纳,将是对「一国两制」的丰富,推动大湾区补缺互补,有利于建设大湾区共同家园。
郑耀棠表示,他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将建议形成港区人大议案,正式提交,并希望特区政府早日向中央政府正式提出请求,积极推动他的建议。
至於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发展前景,郑耀棠表示,香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推动区内裕缺互补,促进区内人文交流及经济发展,把大湾区建设成一个共同家园,并协调区域高增值产业发展,实现互利双赢,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合作新平台。
如果从土地面积上看:惠州比中山、珠海都有优势
中山 / 面积1770平方公里
珠海 / 面积1696平方公里
惠州 / 面积11159平方公里
惠州正谋划与香港共建港惠科技产业园
5月16日,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访问惠州,就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对加强两地的交流合作进行商讨。
在座谈中双方表达了合作意向: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粤东粤北及闽赣的枢纽门户,惠州制造业基础、土地资源与香港的科技创新、金融服务等优势具有很强的互补性。特别是惠州的面积约占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的1/5,发展空间大。惠州希望两地加强产业共建、创新协同等方面的合作。
据林郑月娥介绍,香港土地资源有限,如何转化科研成果,“就要靠大湾区的其他城市跟我们互补”,现在知道惠州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土地资源,“比香港大了十倍,我非常开心”。
近年来,惠州明确提出,推动“港深创新+惠州智造”,并探索与香港、深圳等地共建产业园区,把惠州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。
据南方+记者从活动上了解到,惠州正谋划与香港共建港惠科技产业园,并提出了推荐选址方案,以推动“香港研发、惠州转化”。
座谈会上透露,接下来,惠州将尽快科学选址,进一步分析研究港惠两地产业情况,选择两地优势互补产业作为园区主导发展产业;鼓励支持香港研发创新团队到产业园转化成果,聚集香港科研、高校人才资源;突出青年元素,吸引更多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团队进驻园区,努力打造帮助两地青年实现创业梦想的国际化服务平台。
据南都记者获悉,在惠州的座谈会上,林郑月娥就香港惠州两城互联互通提出如下三问:
林郑月娥:厦深高铁现在是不是已经开通到深圳北,可以与港铁接驳,直接到西九龙?班次多不多?
惠州:现在厦深高铁已经可以到深圳北了,未来港铁开通以后就可以直接到香港。
林郑月娥:据说厦深高铁有一票难求的问题?
惠州:下来赣深、广汕高铁开通将会分流很多的客流量,能一定程度地缓解厦深高铁,特别是广东北部、江西南部到香港、深圳的客运压力。
林郑月娥:惠州有没有做游艇的区域?
惠州:我们在惠东巽寮湾金融街已经有游艇码头,比中山的要更大更先进。
“惠港特别合区”将腾空而起
2018年1月27日,时任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“惠州希望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加大跟香港的合作,如充分利用香港的创新资源,及惠州产业的优势,建设特别合作区,打造创新产业的高地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惠州市政协委员、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在张敏今年惠州两会上,建议可以考虑建设“港惠特别合作区”,发展港惠两地飞地经济。
张敏介绍,“飞地经济”是指两个空间相隔、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,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,实现两地资源互补、协同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。
“飞地经济”的作用和吸引力在于可以绕过行政壁垒,给“飞入地”与“飞出地”政府带来一举多得的政策效果。对于“飞出地”政府而言,既有效解决了土地有限的瓶颈问题,又留住了税源。对于“飞入地”政府而言,创造了新的税源,还可通过用工本地化,缓解就业压力。
“惠州和香港刚好符合‘飞地经济’的特点,也具备基本条件。”张敏说,惠港两地空间相隔,交通往来便捷,产业发展各具特色,又相互依赖,两地政府合作意愿强烈,时机千载难逢。
对于“飞地经济”模式的设想和思路,张敏认为除了建立“飞地经济”的载体——工业集中(园)区外,还要制定政策引导推动,建议采用“两地共建共管”模式,建立“港惠特别合作区”。通过加强顶层设计,激发合作动力,找准双方利益需求点,制定相对宽松的规章,激活企业的内在发展动力。同时结合惠州产业结构,将招商引资的重心放在需要重点扶持的产业或领域,并建立全方位、多角度、多元化的招商引资体系,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,有针对性地转换招商形式,如以商引商、产业链招商等等。
旅居香港的惠州籍乡亲有100多万人
1.目前,旅居香港的惠州籍乡亲达100多万人,在惠州居住工作生活的港胞及家属有5万多人。
2.香港是惠州最大的外资来源地,惠州累计批准设立港资企业8561家,占全市外资企业比重77.8%,从业人员近40万人;合同利用外资274.3亿美元,占全市比重63.2%;实际利用外资178.5亿美元,占全市比重61.3%。
3.香港是惠州最大的出口地,2017年,惠州对香港的出口额663亿元,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9.7%。
标签: 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