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引爆媒体,房地产税或许真的要来了!
发布:管理员时间:2021-05-12阅读:次
全国人口普查、经济普查、农业普查,是关乎国情国力的三大周期性普查。经济普查5年一次,农业普查10年一次,人口普查10年一次。这三个数据直接影响到我国大政方针的制定,对我国的经济社会面貌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房地产税已经喊了很多年,大家似乎也都麻木了。结合七普数据来看,我国的城镇化高速增长阶段即将结束,土地财政难以为继,而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,减小贫富差距,把公平公正放在更重要的位置,这都必然导致房地产税的出台。房地产行业的监管将会更加严格,房地产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必将加快推进。
全国人口共141178 万人,与2010 年(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,下同)的133972 万人相比,增加7206 万人,增长5.38%,年平均增长率为0.53%,比2000 年到2010 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.57%下降0.04 个百分点。数据表明,我国人口10 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,且增速逐渐下降。如果新生儿数量不能得到改善,我国人口将会很快到达顶点,开始负增长。
东部地区人口占39.93%,中部地区占25.83%,西部地区占27.12%,东北地区占6.98%。与2010 年相比,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.15 个百分点,中部地区下降0.79 个百分点,西部地区上升0.22 个百分点,东北地区下降1.20 个百分点。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、城市群进一步集聚。
人口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聚焦是趋势,这个要保持清醒的认识。东北人口持续萎缩,不是人家不能生,而是生出来的很多都跑了,都给别的地区养了。这些跑的人相对来说学历、能力、财富、年龄又很有优势,进一步恶化当地经济生态。所谓的人口流动趋势背后实质性是经济问题。
0—14 岁人口为25338 万人,占17.95%;15—59 岁人口为89438 万人,占63.35%;60 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 万人,占18.70%(其中,65 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 万人,占13.50%)。与2010 年相比,0—14 岁、15—59 岁、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.35 个百分点、下降6.79 个百分点、上升5.44 个百分点。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,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。同时,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,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。
我国有效劳动力比例进一步减少,中间小,两头大的人口格局形成,社会抚养压力增加。
看新生儿出生数量变化,从年龄构成上看,少儿人口数量增加,比重上升。0-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,比重上升了1.35个百分点。“单独二孩”“全面两孩”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,促进了出生人口出现回升,“二孩”生育率明显提升,出生人口中“二孩”占比由2013年的30%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%左右。但是近年来新生儿数量锐减,二胎效应减弱,未来人口的增量效应令人担忧。
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 万人,占63.89%;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 万人,占36.11%。与2010 年相比,城镇人口增加23642 万人,乡村人口减少16436 万人,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.21 个百分点。截止2020年3月29日,美国人口总数为3.26亿,国土面积为962万平方公里,其中陆地915万平方公里,内陆水域面积为20万平方公里。相比较美国,我认为我们国家的人口不是太多,而是太少,如果我们人口和美国一样,那么人均拥有的各种资源将会大大增加。
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驱动力经历了人口红利,资本红利(国民经济资产负债率迅速增加),最后必然要走到科技红利时代,只有经济结构转型成功,才能真正实现大而强。
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公布的数据显示,上海0-14岁人口年龄构成为9.80%,低于10%,为全国最低。60岁及以上占比23.38%。从数据看,上海显然是深度老龄化地区,但是上海的房价刚刚经历了一波强劲上涨。贝壳网显示上海二手房房价均价为6.64万/平,同比上涨18%。显然老龄化未必会导致房价下降。
在人口负增长的日本和韩国,其核心城市的房价依然很贵,且增长较快。可见,房价受供给影响、货币量影响更大,人口对区域房价的影响并不明显。
中国婴儿潮在1952年到1977年,除去中间三年,年均人口增长规模都在2100万以上。这群人的年龄逐渐靠近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(77岁),预计未来死亡率会较大幅度增加。低迷的出生率和较高的死亡率,将加速人口拐点的到来。这些人口的老去应该会腾出大量的住房,但是未必是有效住房,很多年轻人宁愿租房也不住老破小。高品质的住宅永远有市场。
在人口见顶及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,宏观经济会发生较大变化,啤酒、调味品等消费品在量的扩张也会受限,只能走提高市场占有率及品牌升级的道理,不能实现的品牌价值将大打折扣。
高房价肯定是对社会有害的,一方面压制了生育,一方面压制了消费,还打击了养老。控制高房价,要不出行政命令,要不减少贫富差距,缩小地区发展的不均衡,促进公共资源的公平配置。所谓的提高供给不能降低房价,因为房价永远是富人决定的,提高税收也不能降低房价,只能减少交易,针对存量住宅的税后有可能降低房价,但是一样会增加所有人的生活负担。
行政命令可能会扭曲市场经济资源配置,留下权利寻租空间,而减少贫富差距,实现全国发展均衡化也和经济规律相违背。看来,一线城市因为具有强大的资源,高房价已是必然,只能发展公益性租房来缓解这个问题。
数据显示,美国和日本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时,人均GDP都在2万美元以上。中国马上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,但是人均GDP不过1万美元。“未富先老”现象严重,未来的人工薪酬必将涨价。在一个老龄化的社会中出现通胀的可能性不大,通缩更有可能。
在当前的社会结构中,国家社保压力巨大,在未来,我预计社保将会承担兜底的功能,让穷人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,但是要想过的体面,就必须依赖商业保险。
如果我们不能走出国门,实现国家的国际化,那么我国的消费品和工业产品基本上走到了尽头,只有个别强势品牌可以在内卷化的环境中生存。
走出国门,只能依靠科技。所以有了科创板,有了知识产权保护,在未来的中国,发展和强盛必须依靠技术优势,是能带来生产力提高的技术,而不是依靠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垄断后收割羊毛的假科技。
标签: 无